工信部联合第四范式等企业共同推动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培育标准
2019-01-02


日前,第四范式与科大讯飞、寒武纪、特斯联等国内人工智能领先企业,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的见证下,联合签署《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培育标准合作备忘录》,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党委副书记陈新,科大讯飞轮值总裁陈涛,第四范式合伙人、副总裁梁军,寒武纪副总裁钱诚,特斯联副总裁李杨等代表出席签约并致辞。


国内人工智能产业的上下游企业,将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统筹推动下,完善人工智能学科布局,加强产学研合作,鼓励高校、科研院所与企业等机构合作开展人工智能学科建设,培养“人工智能+X”复合型产业人才。


我国人工智能企业依靠发展自主原创技术,带动了国内AI产业的发展,在国际上取得了不俗成果。然而,高速产业规模增长与低速人才培养输出之间仍存在巨大矛盾。2017年全球新兴人工智能项目中,中国占据51%,数量上已经超越美国;但全球人工智能人才储备方面,中国只有5%左右。据工业和信息化部调研统计,到2030年,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达到1万亿,相关产业规模达到10万亿,AI人才缺口达到500万。AI人才供给除了“金字塔”顶端的前沿理论研究人才以及中端的技术应用和科技转化人才之外,最大的缺口在于“金字塔”底座面向产业行业的工程应用型人才。


第四范式合伙人、副总裁梁军在会上分享了第四范式在AI人才培养上的实践经验。梁军指出,AI在早期比较依赖顶尖人才,但顶尖人才总是稀缺的。第四范式开发了通用型AI平台“第四范式先知”(下文简称“先知”),覆盖了高维算法、模型建设、平台搭建等AI全流程,降低了AI人才门槛要求。“先知”在金融、能源、医疗、媒体等诸多行业获得了不少头部企业的认可,但面对某国有行客户提出的300个应用场景需求时,我们发现AI产业需求如此庞大,一家公司的人才是远远不够的,需要AI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通力合作,快速培养AI人才。


为此,在推出“先知”平台后次年,第四范式成立了“范式大学”,致力于帮助企业进行AI人才培养,让AI不仅仅是尖端科学家的工具,也能让广大非AI背景的人使用。截至目前,范式大学已为上百家行业客户及合作伙伴提供了培训,帮助企业的原有开发人员转化为AI人才,利用“先知”开发环境快速构建AI应用。


在全球经济竞争关键时期,国家在政策上鼓励技术创新,鼓励业界领军企业共建共享。科大讯飞、第四范式、寒武纪、特斯联作为国内人工智能产业链企业,在人工智能领域均有各自技术、商业优势,并愿意承担促进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繁荣发展的产业责任与愿景。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此次联合国内产业头部企业,在新工科理念的指导下,梳理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培养体系与标准,使人才精准面向产业需求和企业市场需求。国家相关部门联动越多,产业链伙伴参与越多,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受益就越多,产业人才培养就越能从产、学、研、用做到融会贯通,培育的人才就越快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。